400 825 3337
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,“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”在北京规划展览馆举办。北京市正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达峰评估,并研究制订本市碳中和行动纲要。未来,交通、电力等领域将成为减污降碳的重要突破口。
“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”是第八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的重磅活动之一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表示,自2020年9月我国对外宣布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承诺以来,按照国家统筹部署,北京市正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达峰评估,并研究制订本市碳中和行动纲要。今年“六五环境日”特别策划此次论坛,一方面回顾梳理北京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历程与成效;另一方面请权威专家出谋划策,更好地指导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工作。
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明登历透露,北京市碳达峰、碳中和行动,一方面要节约能耗,提升能效;另一方面,要通过净煤、减油、少气等方式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。同时,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,包括鼓励光伏、热泵技术等应用开发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,并且加大引进域外的可再生能源。建筑、交通、产业是要重点突破的领域,将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低碳管理体系的建立,来推进上述领域的低碳转型,并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。
论坛现场,四位国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了专题报告,为北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出谋划策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角度,分析了碳达峰、碳中和的“双碳”目标下,低碳能源转型对空气质量长期持续改善的决定性作用,并围绕低碳转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,为美丽北京建设指明了新路径。
贺克斌表示,碳中和目标和空气质量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,中国碳达峰、碳中和与清洁空气是一条协同的路径,中国的清洁空气行动同样推动了二氧化碳减排。在碳达峰情景下,结合当前空气污染控制政策,2030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PM2.5年均浓度可以达到35微克/立方米的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,但这之后,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PM2.5浓度再下降的空间不大;在碳中和情景下,到2060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PM2.5年均浓度降低到WHO指导值(10微克/立方米)以下,PM2.5空气污染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。所以,低碳能源转型对中国空气质量长期持续改善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此外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表示,乘用车新能源技术已经成熟,大力推进机动车电动化的时机已经到来,有效引导和管理充电需求的前提下,城市的新能源汽车还将成为重要的储能设施,未来新能源城市的愿景将是新能源电力、新能源汽车与建筑的一体化。重型车电动化和氢能利用技术已经逐步成熟,经济性正在提升。
论坛现场,《北京市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(2021-2025年)实施方案》正式对外发布,推动北京市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建立,形成人人关心、支持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。
实施方案从深化理论宣传研习、持续推进新闻宣传、广泛社会动员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、推动社会各界参与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重点安排,部署了19项具体任务,多部门参与,市区联动,发挥各自平台和资源优势,倡导社会各界及公众身体力行,选择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参与美丽北京建设。
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、北京排水集团等五家首都头部企业应邀参与论坛,并联合发起“首都头部企业低碳发展倡议”,并现场签署承诺书,承诺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及北京市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措施,率先开展低碳转型,争做行业低碳行动先锋。企业代表还围绕节能减碳成效经验、可再生能源供应、碳中和战略规划部署等进行了典型发言。
本文链接:/article/industry-news/1244.html